织绣收藏旧时女红好温馨
来源:四川日报 文章作者:佚名
精品纷繁鉴赏有术
与书画等其它艺术品不同,织绣往往是一件集体作品,绣与缂一般还能说出其作者的名姓,而普通织品就很难鉴定其作者了,当然我们有时还可以依靠织款来识别其作者、作坊或厂家名称。因此在判断织绣拍品价值的时候,除了作者之外,更重要的还是应该从织绣本身去判断。织绣年代的鉴别应从质地、纹样、色彩、款式等方面识别。
质地就是织绣的底料,它的制作结构很具有断代性。例如五枚缎,目前所知,它的出现最早在元代。所以如果见到的织物是五枚缎,它一般不会早于元代。如果见到一件八枚缎,它的产生一般在清代,而且是清中晚期的可能性更大。纹样和色彩也最能反映不同时代的变化,而且有时同瓷器、绘画等艺术品一样都有同时代特征。比如绣品上龙的变化,明代以前的龙身体细长、造型多变,甚至连龙爪的数量也是不确定的。但到明代,龙的造型逐渐定型,龙头扁状、侧面、猪嘴、尖齿,嘴巴上唇明显拉长,并向上翻翘,头上毛发合拢后向上,花肚皮,轮形五爪,样子凶猛。到明代中期龙嘴闭合,上下长短基本相当。到明晚期,龙头加大,双眼突起,嘴开启,常作戏珠状;到了清朝,龙身逐渐变粗,龙头如猪头,眼神无力,龙须披散。在色彩的使用上明代装饰性强、庄重,明万历时流行著名的万历五色。清前期颜色深、暗、沉重,接近明代。乾隆时期流行玫瑰紫、绛色;嘉庆时流行香色、浅灰色和棕色;咸丰同治间流行蓝、驼、油绿和米色等;光绪宣统时,则用宝蓝、天青、库灰色等。款式也是年代鉴别的要素之一。例如袍衫的款式演变,清初尚长,顺治末减短至膝,不久又加长至脚踝。在清中后期又流行宽松式;清晚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,中式袍衫的款式又变紧身起来。
总之年代的鉴别应综合多方面的内容考察才能断代。鉴别一件织绣的品种和年代,最终是要确定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。所以在鉴别一件绣品的艺术价值时应从艺术性、品相、尺寸、珍罕程度等方面考虑。
·上一篇文章:收藏高端蜀绣供不应求 蜀绣急需高水平绣娘(图)
·下一篇文章:织绣收藏市场热启动介入收藏要赶早
相关新闻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