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诗玛故乡刺绣“绣出”8000余人文化产业
来源:中国瓷器网 文章作者:陈鹏
“阿诗玛”的苦恼
在发展刺绣产业的过程中,普菲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金丝线、银丝线转换为更切合当下的生活用品,拓展它的生存空间。“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,有的市场喜欢我们纯粹的土,也有的市场又要我们土洋结合,做出新时尚是阿着底刺绣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。”
阿着底刺绣距离“王国”的伟业也还有相当距离。“彝族妇女都是业余搞搞刺绣,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;面对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,我们还缺少人才、后劲和规模……”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一批价值2000多万元的订单无法销往俄罗斯,积压的存货至今还在处理,刺绣厂遭受巨大损失。一时间,各种债主、“朋友”纷纷找上门来,普菲和她的刺绣厂声誉、效益降至低谷。通过两年艰辛努力,刺绣厂终于缓过劲来了。
她认为,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在向现代市场资本转换过程中还有很多功课要做,阿着底刺绣仅仅迈出了第一步,距离苏州刺绣那样的集产、供、销及硬件设施配备、衍生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刺绣产业群还有很大差距,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非常欠缺。
“现在,我要求会员自己购买原料,不能再无偿提供了,要把风险分摊下去。”普菲说,乡村企业目前也非常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,如抵押贷款、扶持资金等都要跟上来,否则靠企业单打独斗,太难!政府还应当多开辟一些会展渠道,让阿着底刺绣获得更多空间。
文化产业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。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在剖析这一美丽产业时说,阿着底的“阿诗玛”依靠自己的勤劳、智慧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文化产业之路,它的影响力、创造力和凝聚力,它所经历的艰辛和荣耀都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富民的要义,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-传承模式变为可能。(完)
·上一篇文章:废纸变身“青花瓷” 青年教师获专利 图
·下一篇文章:巴黎举办第38届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